换热器管板焊接是一项关键的工艺,涉及多种方法和技巧。常用的焊接方法包括手工电弧焊、TIG焊和MIG/MAG焊。在焊接过程中,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技巧:
首先,确保管板表面清洁,无油污、锈迹等杂质,以提高焊接质量;
最后,进行焊后检查,确保焊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。在实际操作中,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焊接方法和技巧,以达到最佳的焊接效果。
2.管束的管子长度允许公差为±2mm,管子两端伸出管板长为3-5mm,管子弯曲度要求不大于3mm。
3.换热器管子由于材料长度有限,每根允许最多只有一道焊口。最短管段应为1m左右。焊接后应逐根进行水压试验。
4.管束更换管子时,要试验管子与管板的硬度,一般要求管子的硬度比管板硬度低30HB为宜。管子硬度高于或接近于管板硬度,应将管子两端退火处理,退火长度为150-200mm。
5.穿管前,管子两端要打光,长度为150-200mm。打光的管子两端不允许有纵向沟槽缺陷存在。
6.成组更换管束时,管子与管板应垂直,拉杆应固定牢靠,定距管两端面要整齐,两端管板应互相平衡。两管板平行允许误差≯1mm,两管板间距误差为±2mm,穿管时管头不得用铁器直接敲打。
7.胀管工作不得在气温低于-10℃的条件下进行。管子胀接后,管子扩大部分及过渡部分应光滑,无裂纹及沟槽。胀接处应严密不漏,管端胀接度应在0.7-1.6%范围内。
8.管束个别管子腐蚀穿孔,允许用堵头堵死。同一管程内,堵死的管子不超过管子总数的10%,但根据要求,可适当增加。
9.换热器检修后,水压试验应按操作压力的1.5倍进行。操作温度大于400℃时,按操作压力的2.0倍进行。试压时,压力逐步增加,达到试验压力后保持5分钟,然后降至操作压力详细检查,符合下列条件则认为试压合格:a.没有破裂现象。b.没有渗漏现象c.试压后没有残压变形。
10.冷却器因长期使用而结垢,检修时应进行清洗。
以下是我的回答,换热站停暖步骤需要细致且有序地进行,以确保设备安全停运并便于日后的维护。以下是详细的停暖步骤:
前期准备:
通知相关部门和用户,告知停暖的时间、原因及注意事项。
检查换热站内的设备,确认其运行状态,为停暖做好准备。
关闭热源:
根据热源类型(如锅炉、热泵等),按照操作规程关闭热源设备。
确认热源设备已完全停止运行,并检查相关阀门是否关闭紧密。
关闭循环泵:
逐步关闭换热站内的循环泵,确保管道内的水流逐渐减少并停止。
检查泵体及管道是否有泄漏或异常情况,及时进行处理。
排放残余热量:
打开排放阀门,将管道内的残余热量和水排出。
注意排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,避免烫伤或溅水。
清洗与维护:
对换热站内的设备进行清洗,去除积累的污垢和沉积物。
检查设备的磨损情况,进行必要的维修和更换。
安全检查:
对换热站进行全面安全检查,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。
检查电气线路、阀门、管道等是否完好,无潜在安全隐患。
记录与归档:
记录停暖过程中的各项操作和数据,为日后的运行和维护提供参考。
将相关文件和记录进行归档保存,以便查阅。
请注意,具体的停暖步骤可能因换热站的规模、设备类型及运行环境而有所不同。在实际操作中,应严格按照设备说明书和相关操作规程进行,确保停暖过程的安全和有效。